21世紀經濟報導:大灣區財富管理發展機遇閉門研討會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持牌券商可採納新商業模式及財富科技

截至2021年,香港有6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排名前三大類別分別是監管科技(占比23%)、財富科技(占比19%)、數字資產有關聯的公司(占比12%)。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麗娜 香港報道 5月10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報道與香港投資推廣署聯合主辦的大灣區財富管理發展機遇閉門研討會在香港、北京、深圳三地以線下+線上視頻方式召開。來自三地的財富管理專家分享了在新時代新機遇的情況下,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行業的應用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此次閉門研討會共邀請了八位高管人員和行業專家,分別來自香港特區政府、智能投資領域、戰略業務領域,以及內地數家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理財公司等,與會者圍繞大灣區財富管理市場融合加速的背景下,深港金融科技合作有哪些機遇和挑戰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在會上表示:“香港是全球財富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資銀行、海外金融科技公司行進入。過去兩年,我們也發現市場中有很大變化,以前主要投資組合以股票、債券為主,在過去兩年我們發現香港比較高端的投資者對一些新的資產類別,包括虛擬貨幣,以及今年很火的NFT都很有興趣。”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目前有多達600餘家的持牌券商,券商經紀業務競爭異常激烈。各大券商大打價格戰,行業整體傭金費率持續下滑。梁瀚璟在會上引述了Quinlan & Associates 調查中的一組數據,從2007年到2020年,香港市場每日交易量有47%的增長,然而整個市場的傭金水平在同期卻下降了49%。這組數據表明香港持牌券商可採納新商業模式及財富科技,來迎接這一大趨勢的轉變。

香港奉行低稅制及有利自由貿易的法規,吸引大量外來資金,以及與時並進的國際級金融監管機構,為金融服務業帶來無限商機。

他指出,截至2021年,香港有6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 “排名前三大類別分別是監管科技,占比23%、財富科技占比19%、數字資產有關聯的公司,占比為12%。”

2021年10月,隨著“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在大灣區正式啟動,這不僅為大灣區內地及港澳居民個人跨境投資開闢了新的通道,也為大灣區財富管理行業帶來嶄新的發展機遇。

“很多在香港的銀行,他們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也在不停地擴充在財富管理上的人員,隨著大灣區的融合,他們也需要有更多的資源服務到大灣區的客戶,”梁瀚璟表示。

(作者:朱麗娜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