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聯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對2021年全球 Fast Track 計劃中商業計劃比賽的冠軍 Fano Labs 進行了專訪,分享企業業務動態與香港金融科技趨勢,並鼓勵內地優秀的公司進入香港市場,從這裡向出海目標進發。

訪問36氪出海網站 letschuhai.com ,獲取更多全球商業相關資訊

當前,香港已經成為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拓展業務的主要目標市場之一。

香港擁有先進的金融基礎設施、完善的監管環境、龐大的金融市場規模,為金融創新提供了孵化、成長、測試與落地等全環節的成熟生態。2021年,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公佈“金融科技2025”策略,重點關注推動銀行數字化、加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發揮數據基建潛能、培育金融科技人才、善用資源政策等領域,可見香港在加速金融創新方面的野心,也必將金融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截至2022年,香港擁有6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和創投企業,包括各類與金融科技相關的實驗室、8家虛擬銀行、4家虛擬保險公司和1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等。金管局2020年公佈的調查顯示,86%的香港本地銀行已計劃將金融科技滲透至各類金融業務中。同時,由於香港的金融監管制度與用戶消費習慣與國外市場相似,香港的科技成果也能較為便利地向海外輸出。

在香港金融科技大力發展的浪潮中,金融科技初創公司 Fano Labs 以香港為大本營,緊跟數字化進程,將扎實的技術與服務輸出到內地與國際市場。

 

 

Fano Labs 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語音識別(ASR)及自然語言處理(NLP)等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目前,公司的語音識別解決方案支持普通話、英語、泰語、印尼語等多個語種,以及四川話、廣東話等各類方言。公司早期由香港科學園孵化,後續獲得維港投資(李嘉誠先生旗下的投資基金)以及阿裡巴巴的注資。
近期,針對香港金融科技發展及公司業務優勢等問題,Fano Labs 創始人兼 CEO 溫豪夫博士(Miles Wen)與36氪出海進行了深入交流。


Fano Labs 創始人兼 CEO 溫豪夫博士

 

以下為採訪對話節選。

關於公司業務

36氪出海:請介紹一下公司的主要業務?

溫豪夫:Fano Labs 的主要業務是為金融合規和客戶服務等場景提供語音識別技術服務。

首先,在金融合規方面,公司為金融機構客戶提供智能語音分析系統,自動分析全部電話錄音,預防並解決業務合規問題。2021年全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及香港證監會對香港金融機構的罰款額多達30億港幣。由於極強的監管力度,香港金融機構十分看重金融合規。因此,銀行需要對成千上萬的銷售交易錄音進行抽樣調查。在數據量大、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的機器分析技術就派上了用場,在成本、效率和準確度上都有很大優勢。

其次,在客戶服務方面,我們提供 AI 語音質檢解決方案,通過對客服電話錄音的多維度分析,解決企業錄音質檢覆蓋面不足、客戶流失、客戶投訴、錯失營銷機會等問題。

36氪出海:市場上語音識別產品眾多,Fano Labs 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溫豪夫:Fano Labs 的核心競爭力是多語種環境識別,即在幾種語言混雜情況下的語音識別。比如,在香港企業中,中粵英混雜使用的情況較為常見,印度企業面臨著印度語和英文混合的問題,即便在新加坡,雖然大部分企業講英文,但日常溝通也會摻雜一些中文和馬來語。隨著多語種混合的趨勢愈發明顯,傳統語言分析技術已疲于應付。Fano Labs 的語言分析技術能夠自動檢測錄音中的不同語種,即使同一個說話者在多種語言切換也能被準確識別。

36氪出海:在產品開發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Fano Labs 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溫豪夫:我們在技術上擁有豐富經驗,因此主要難點在於尋找並測試大量的語音數據。例如,當錄音中有多語種混雜時,單詞往往會出現“變音”。找到各個單詞在不同語種環境中的變音再帶入模型是一個挑戰。另外,我們的解決方案除了要支持中英粵三語,還要覆蓋泰語、馬來語、印度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為了判斷機器對小語種的識別是否準確,我們需要經常招募母語測試人員,來驗證通過技術獲得的結果是否準確。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彙聚了世界各地的人,我們在香港也能輕鬆地找到其他國家的 native speaker,通過他們的反饋,我們得以把技術打磨得更好,借助香港這個跳板,出海到其他國家。

關於香港優勢

36氪出海:Fano Labs 獲得了去年的全球 Fast Track 計劃(GFT)中商業計劃比賽總決賽冠軍,請問參加 GFT 的契機或原因是什麼?

溫豪夫:我們一直與 GFT 的主辦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有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透過投資推廣署的介紹,我們瞭解到 GFT 旨在幫助香港企業向海外拓展並吸引海外企業來香港發展業務,恰好我們希望建立全球合作網絡,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技術出海,同時我們也能幫助海外企業在香港和內地尋找機會,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36氪出海:Fano Labs 在發展過程中獲得了香港各機構的哪些幫助?請談談具體的合作項目。

溫豪夫:Fano Labs 的技術起源于香港大學,港大也是我們的股東。在加入香港科學園孵化器後,我們獲得了資金支持、免費的辦公場地,以及潛在的合作資源;另外,香港很多政府部門都是我們的客戶,如香港警務處、水務處和金管局,他們不僅採購我們的產品,還幫我們拓展新的應用場景。除此之外,我們還獲得了香港創新科技署企業支援計劃(ESS)2,000萬元港幣的資助,創新科技署還為我們牽線了香港效率促進辦公室,幫助我們的技術落地於香港1823熱線這一試點項目。從此,一項純科研技術轉化成了可用的產品,這是 Fano Labs 發展歷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關於未來願景

36氪出海:能否透露公司未來在香港的發展規劃?

溫豪夫:金管局在2021年公佈了「金融科技2025」策略,希望香港在2025年之前,實現從純粹的金融中心變成“金融+金融科技中心”的轉型。因此,我們的目標是深耕香港金融科技,為香港的金融機構帶去高質量的解決方案。

36氪出海:未來是否會以香港為基地朝內地或國際發展?

溫豪夫:是的。我們接下來會繼續深挖金融科技,特別是加強與跨國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很多跨國銀行集團的亞太地區總部設在香港,立足於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向內地及東南亞擴張。一方面,已經與我們合作過的跨國銀行進駐大灣區的時候,我們會繼續為他們提供語音識別產品,幫助他們快速落地大灣區,同時拓展我們的市場範圍。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及方案已經在東南亞有了較為成熟的應用場景和合作案例,香港金融機構向東南亞擴張的時候,可以直接採納我們的技術,省去了二次投入的時間與成本。

36氪出海:可否分享您對內地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在香港展業的觀察?

溫豪夫:我們觀察到,近幾年香港特區政府和整個金融行業都在大力推進金融科技,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金融科技將會給香港金融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對很多 FinTech 初創企業來講,香港也就是未來的核心增長市場。所以我非常鼓勵 FinTech 初創企業一起深挖香港市場,獲取商業成功。

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表示:香港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為初創企業迅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不僅成功吸引國外和內地企業來港發展,也為科技公司迅速擴大規模和拓展商機創造條件。我們很高興看到專注於監管科技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Fano Labs(有光科技),通過我們的全球 Fast Track 計劃,成功與海內外企業及投資者聯繫,並建立起全球合作網絡,將扎實的技術與服務輸出到大灣區以及國際市場,把業務提升到更上一層樓。